针对食品安全:提高科学素质迫在眉睫
针对食品安全:提高科学素质迫在眉睫
不论对于普通民众、社会各界还是国家治理来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从消费性上升到社会性、政治性,高度重视并迅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大任务。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出路究竟何在?食品安全是一种文化科举,但是当下国人甚少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全民科学素质有待提高。
纵观食品安全高发领域,无非是非法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超标、卫生污染(细菌超标)、生产日期不明或者篡改等等。现在国人对食品添加剂非常排斥的原因是他们没能科学的认识到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以及它和非法添加物的区别。
食品添加剂是科学进步的产物,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它的作用是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有些食品添加剂虽然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在使用时只要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通俗点说,食品添加剂相当于调味料的角色。众所周知,盐、味精、酱油吃多了对身体也有害。我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都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国人的偏见是你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
非法添加物,顾名思义即一些不允许使用于食品加工的物质,其毒性与食品添加剂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国家明令禁止添加。
人们对生产日期的认知也不科学。很多人把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混为一谈。保质期是最佳食用期,是厂家向消费者作出的保证。保证在标注日期内产品的质量是最佳的,但并不意味着过了时限,产品就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变化,仍然可以使用。保存期是推荐的最后使用日期,是硬性规定,是指在标注条件下,食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了这个期限,质量会发生变化,不再适合食用,更不能用于出售。
以上问题,皆反映出国民科学素质普遍低下,原因之一是媒体的误导宣传。媒体的责任应该是客观的反映事实,或正确引导受众,而不应雷人标题吸引眼球;之二则是厂家宣传的自欺欺人。生产厂家怎能不知道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态(当下不科学的食品安全环境造成的),纷纷打出“纯天然”、 “无添加”等广告语;之三是商家的隐瞒欺骗。对于快过保质期的食品不是科学的引导购买,而采取遮遮掩掩,甚至投机取巧篡改日期。
科学看待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迫在眉睫!